首页 资讯 正文

从AI赋能到“朋辈”引领,河南高校如何跑出就业“加速度”?

体育正文 197 0

从AI赋能到“朋辈”引领,河南高校如何跑出就业“加速度”?

从AI赋能到“朋辈”引领,河南高校如何跑出就业“加速度”?

大河网讯(记者 刘高雅)高校(gāoxiào)毕业生(bìyèshēng)就业是民生之本、发展之基,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,更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(dàjú)。如何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? 6月3日—4日,河南省教育厅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集中采访,大河网记者深入省内7所高校,探寻(tànxún)河南高校推动(tuīdòng)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创新(chuàngxīn)举措。 第一站: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(xuéyuàn)——AI赋能就业,精准破除“职业迷茫(mímáng)” 郑州航院物流工程专业大四(dàsì)毕业生王璐,如今已顺利签约天海电器公司。回顾求职历程,她满是(shì)感激地说:“多亏(duōkuī)了学校和学院的督促与帮助,老师们还逐一为我们修改简历,让我在(zài)求职路上找到了方向。” 就业指导的关键,在于帮助(bāngzhù)学生打破“职业迷茫”的困局。该校就业指导教师(jiàoshī)曹宝锋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:2019级软件工程专业的秦红欣曾对未来职业方向感到迷茫,曹宝锋通过(tōngguò)“性格—兴趣 —能力”三维分析,为其(qí)量身定制软件开发方向的成长(chéngzhǎng)路径。最终,秦红欣于2023年入职上海知名互联网企业。这一案例充分彰显(zhāngxiǎn)了“精准指导”的重要价值。 为解决“就业(jiùyè)信息(xìnxī)不对称”问题,郑州航院构建了“线下 + 线上+ 校友”三位一体的资源网络。线下与航空工业集团、华为等(děng)百余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,每年精心策划多场专场招聘会;线上创建就业信息微信群,及时推送全面的就业政策解读,确保就业信息“秒达”学生(xuéshēng)手中(shǒuzhōng)。 在就业指导创新方面,郑州航院也有一套独特的解题思路。招生就业处处长韩忠军介绍说:“我们上线了AI赋能就业指导系统,从学生(xuéshēng)制作简历阶段(jiēduàn)就开始介入指导。学生可将简历上传至AI诊断平台(píngtái),系统会精准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,直至简历达到理想状态(zhuàngtài)。此外(cǐwài),平台还提供模拟面试官功能,让学生进行模拟面试,有效提升(tíshēng)面试实战能力。” 第二站(dìèrzhàn):河南(hénán)职业技术学院——“朋辈”引领,绘制专属“职业肖像” 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,441名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助理深入(shēnrù)各个行政班,以独特的专属个人“职业肖像”分类方式,结合“朋辈”的亲身经历,为大一新生带来科学且温暖的职业生涯规划(shēngyáguīhuà)指导,助力他们从(cóng)入学起就明晰职业方向(fāngxiàng)。 该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王林介绍(jièshào),2024年,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助理成绩斐然,共完成(wánchéng)32场(chǎng)群体指导、近千人次的(de)1对(duì)1咨询,开展400余次进班职业规划宣讲。通过引导学生对标意向职业岗位,进行精准的职业画像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,让他们对职业目标和规划路径更加清晰,能够(nénggòu)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方案。 谈及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助理的工作流程,王林详细说明:第一阶段,助理们需深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,并在班级内广泛宣传;第二阶段,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指导(zhǐdǎo)能力(nénglì),协助同学完成职业认知与学业(xuéyè)规划;第三阶段,在导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开展职业选择与决策(juécè),形成初步职业规划;第四阶段,持续关注(guānzhù)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,形成反馈闭环(bìhuán),为后续指导工作提供经验参考。 面试舱为毕业生提供(tígōng)精准服务。 第三站:中原工学院——构建闭环评价,AI智能(zhìnéng)助力就业 在就业工作上,中原工学院(gōngxuéyuàn)将(jiāng)跟踪反馈评价闭环(bìhuán)做到了极致。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为学表示:“学校构建了涵盖‘入学意向—在校培养—毕业去向—校友(xiàoyǒu)反馈—用人单位评价’的五维闭环评价系统,通过精准掌握(zhǎngwò)学生成长轨迹和职业发展路径,形成了数据驱动、需求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。” 与此同时,学校借助大数据精准(jīngzhǔn)服务就业。针对近两年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(shēnrùfēnxī)后,引入AI智能面试仓,运用数智(shùzhì)技术推动毕业生就业服务更加精准高效。 今年春季学期以来,中原工学院在就业招聘活动上成果丰硕,累计举办五场(wǔchǎng)大型校园双选会(2场综合类、3场分学科专业类),吸引773家企业参会,提供岗位48932个;开展118场企业专场宣讲会(xuānjiǎnghuì)、8场地市(shì)组团招聘会(zhāopìnhuì),还组织了4场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活动。 第四站:郑州升达经贸管理(guǎnlǐ)学院——校友资源赋能,打造温暖就业服务(fúwù) 在郑州升达经贸(jīngmào)管理学院,校友成为推动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力量。学校充分引入校友资源和企业(qǐyè)文化,定期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,为毕业生提供大量(dàliàng)优质岗位(gǎngwèi),并对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。 2021届毕业生王聪就是(jiùshì)校友反哺母校的典型代表。他入职时年薪10万 + ,随后逐年增长,如今(rújīn)第四年(dìsìnián)年薪已达40万 + ,现任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屠室事业部校招负责人,每年(měinián)为母校输送众多就业机会。 该校就业处处长冯科表示:“我们致力于搭建校友与母校互动交流(jiāoliú)的(de)桥梁,打造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。目前,每年(měinián)校友提供的优质就业岗位已超总岗位数的三成,形成了(le)‘一届帮一届,一个帮一个’的温暖互助氛围。” 此外,学校还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郑州等地成立毕业生校友接待站,为求职毕业生解决住宿难题。当地校友会积极参与就业指导、岗位推荐和帮扶工作,每年服务(fúwù)毕业生超500人,被(bèi)毕业生亲切地称为(chēngwéi)“最有(zuìyǒu)温度的就业服务”。 第五站:河南科技学院——全周期生涯教育(jiàoyù),双向赋能促就业 文婉宁是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学生,她在学校(xuéxiào)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初次接触大学生志愿(zhìyuàn)(zhìyuàn)服务西部计划后,便坚定了“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”的理想。毕业(bìyè)之际,她毅然报考“西部计划”,即将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志愿服务。 在河南科技学院(xuéyuàn),学生就业指导贯穿整个学习生涯。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何二毛介绍说:“产教融合并非简单的物理捆绑,而是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之间的深度化学反应,通过‘1233导师制(dǎoshīzhì)’引入企业(qǐyè)高管、驻村第一书记等(děng)担任学生导师,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链条(liàntiáo),使学生成为产业升级的‘活力单元’。” 技能车间介绍(jièshào)学生就业情况。 第六站:新乡职业技术学院(xuéyuàn)——订单培养,实现毕业即上岗 在6月4日(rì)的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就业工作宣传月媒体座谈环节,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原淑慧公布了亮眼(liàngyǎn)的数据:“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(wěndìng)在96.5%以上,近三年共有7000余名毕业生留在新乡就业,1.7万余名毕业生留豫(liúyù)就业,平均留新率33%,留豫率74%,在新乡13所高校中稳居第一。” 学校创新“双元制”培养模式,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(jítuán)等500余家(yújiā)著名企业共建260余个订单(冠名)培养班,形成“订单—顶岗—定向(dìngxiàng)”培养体系,助力学生实现从“新手→熟手→能手→高手(gāoshǒu)”的职业进阶。将“实习就业转化率”纳入校企合作评价体系,有效保障(bǎozhàng)了学生就业质量。 豫北转向系统(新乡)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(fù)部长闫素珍表示:“订单班的学生进入企业后(hòu),产线诊断(zhěnduàn)效率比普通员工高15%。目前,企业已累计吸纳617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(bìyèshēng),占员工总数近三成,双方共建的订单班形成了‘认岗-跟岗-顶岗(dǐnggǎng)’三阶培养路径,让学生毕业就能熟练操作关键设备。” 第七站:豫北医学院——搭建“实习就业(jiùyè)直通车”,拓宽就业渠道 豫北医学院25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于安娜,成功拿到驼人集团的offer。她分享道:“创业指导中心的张帆主任(zhǔrèn)建议我们不要局限于医院,要根据自身技术优势(yōushì)拓宽就业方向(xiàng),比如健康(jiànkāng)大数据服务行业。听了张主任的分析后,我向驼人集团投递简历,经过层层(céngcéng)筛选,最终获得录用通知。” 豫北医学院副院长顾欢介绍说:“为提高毕业生实习就业转化率(zhuǎnhuàlǜ),学校创新产学融合模式,推进(tuījìn)就业实习一体化市场建设,目前,已(yǐ)联合(liánhé)企业、行业多方共建3个行业学院,开设‘驼人班’等企业特色订单班,与安图生物等60余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(hézuò)关系,共建130余家校外职业体验、就业实习一体化基地(jīdì),并常态化开展赴企研学、职业体验、见习实习等就业实践活动。” 从AI赋能到(dào)“朋辈”引领,从校友互助到订单培养,河南(hénán)各高校立足自身特色,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多元化举措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,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道路上持续发力,跑(pǎo)出就业“加速度”,为社会输送了(le)一批(yīpī)又一批优秀人才,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“河南经验”。
从AI赋能到“朋辈”引领,河南高校如何跑出就业“加速度”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